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2章 宣传战
第(2/3)页
总路线不会动摇,如果有什么变动的话,可能又是政治斗争或是执政理念的不同造成了冲突。凭借多年的从政经验,叶石生判定产业结构调整肯定会继续进行下去,但中间可能会有一些小波折,何副总理的暗示就是让燕省低调一些,以免被上层当成了靶子。
不管是反而教材还是正面教材,只要被上层拿来说事,就难免夹在中间面临着两难的抉择。
叶石生反应过来之后,立刻打电话给马霄:“马霄同志,今后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新闻,暂时压下,不要再宣传。宣传部发一个文件传达一下精神,所有有关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新闻,包括领导小组的事情,一律不准再宣传报道。”
叶石生没有给马霄问问题的机会,直接就挂断了电话。他对马霄也不太满意,对夏想所谓的偶遇新闻记者一事自然也不相信,虽然表面也生夏想的气,但也觉得马霄惹事在先,事情做得有些过火了。至于顾曾调任华新社驻燕省分社副社长,他虽然不清楚是谁在背后使的劲儿,但也明白很明显就是故意给马霄难堪。
马霄上任不久就折腾了几件事情出来,不是好苗头。燕省向来在宣传方面四平八稳,马霄想有意改变现状,也要看看燕省的政治气候是不是允许,更要问问他这个一把手是不是答应。
叶石生也清楚马霄的来历,所以他才对马霄对他不够尊敬大有不满。
琢磨完马霄的事情,叶石生忽然想起夏想来,觉得有必要郑重交待一下夏想,最近一段时间一定要谨慎言行,千万不要再弄出什么偶遇记者的事件出来。想到夏想的搞怪,叶石生还摇头一笑,想起夏想有时诚实得有一说一,有时又瞪着眼睛说假话,还有模有样,也是一个小滑头。
对于夏想,因为成达才的关系,以及他主导之下的和柯达的成功谈判,叶石生也就多了一些好感和期待。
片刻之后,秘书麻秋回复叶石生,说是夏想去了京城,要拜邹儒为师。
叶石生挥手让麻秋离开,也没深想。邹儒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夏想成为他的学生,也是一件好事。没想到夏想人脉挺广,连邹儒都惊动了,让他也微微有些吃惊。
叶石生没有想到的是,此次去京城,夏想不但惊动了邹儒和易向师,还惊动了何辰东何副总理!
让夏想想不到的是,他刚到京城,就遇到了一件意料不到的大事。
夏想对京城也算十分熟悉了,开车前往社科院的途中,遭遇堵车,就绕了小路。没想到小路也堵车,没办法,只好慢慢前行,走到一个报摊前,忽然心思一动,就下车买了一份报纸,是国家曰报。
夏想拿起报纸只看了一眼,顿时就屏住了呼吸。
国家曰报发表了一篇署名为“程曦学”的文章,标题为《三问产业结构调整的利与弊》,虽然文章不是发在头版头条,但也发在二版非常醒目的位置,而且还是套红标题!夏想只看了一眼题目,还没有来得及看文章内容,就忽然间感觉背后冒出一股冷气,下意识地冒出一个念头:国家的保守势力在造势了!
夏想急忙回到车上,定了定神,一字一句地将文章看了一遍。看完之后,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一动不动。过了半响,才微微摇头一笑,自言自语说了一句:“程曦学号称当今经济学泰斗,可惜,眼光也不过如此。”
文章的语句不可谓不犀利,观点也非常激进,就是声称产业结构调整弊大于利,一是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容易滋生,三是在与国外巨头合资之时,处于弱小一方的国内企业,很容易沦为跨国公司的附庸,实际是在以短期利益换取长期损失。
程曦学用慷慨激昂的语句列举了国内数省产业结构调整之中引发的案件,以及曾经的国有品牌在合资之后不但成为跨国公司的附庸,甚至连自有品牌也被雪藏,表面上当时确实是引进了几亿甚至十几亿外资,但几年之后再看当时看似有利可图的合资,其实是变相等于自掘坟墓,十几年辛苦打造的品牌毁于一旦,而十几年辛苦建立的销售渠道却被跨国公司轻松地据为己有。
不得不说,程曦学的眼光很敏锐,观点也有可商榷之处,也确实指出了产业结构调整之中的种种弊端,也起到了针砭时弊的警醒作用,但也有以偏概全、只看缺点不说优点的偏颇之处。诚然,产业结构调整也确实造成了国产资产流失和自有品牌的消失,但如果不把一家企业放到市场大潮中去搏击风浪,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只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有经受得起市场考验的信心和能力。
但在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必定有一些企业因为自身的原因而被淘汰,许多原有的知名品牌慢慢消失,尽管有许多人为因素,但也是市场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biqiugex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